央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记者王迟)12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雄安新区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三地积极构建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首善示范区、先行区,助力京津冀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有关工作举措和进展成效。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梁心新在会上指出,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京津冀三地政府签订《关于知识产权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会商议定书》,促进创新要素在京津冀自由合理流动,推动三地共建知识产权协同发展首善示范区、先行区。支持开展地方知识产权立法实践探索,京津冀三地均完成知识产权综合立法。推动跨地区跨部门知识产权执法协作和资源共享,指导三地建立共享技术调查官信息库。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欧博体育APP下载,对加强专利转化运用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京津冀做好上述方案相关任务落实,将三地纳入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重点支持省份。
在加强专利转化运用方面,三地积极开展工作,促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潘新胜在发布会上介绍,北京知识产权局积极加强区域知识产权信息共享,联合发布京津冀知识产权交易信息,为区域知识产权交易提供信息挂牌、交易撮合、科技成果评价等服务。支持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联合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运营中心、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等交易机构共同建立全国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信息联合发布工作机制。
河北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赵彦军表示,京津冀三地知识产权局签署深入推进京津冀专利转化合作协议,建立专利供需信息互通等5个机制,共享专利开放许可技术5314项。举办京津冀高校知识产权联盟大会、河北省高校知识产权运用发展大会,促进高校专利资源转化运用。持续推进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深入开展“专利转化燕赵行”等活动,促进京津专利技术在河北转化1139次,河北专利技术在京津转化793次。
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吴挺介绍,天津市知识产权局发挥专利转化支撑天津市“1+3+4”产业集群和“12条重点产业链”发展作用,培育2个国家级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5家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和2家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围绕12条重点产业链开展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推动企业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已备案专利产品482件,相关专利3867项。
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三地深入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在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小企业之间搭建促进专利转化运用的“鹊桥”,实现5300余项专利开放许可数据在三地共享。“截至2022年,支持京津冀三地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32家、优势企业491家,打造出一批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强、转化效益高的企业标杆。”梁心新介绍,2023年,支持在京津冀地区和雄安新区建设7家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涉及光伏、现代化工、能源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网络安全、核能等多个重点产业,为知识产权的供需对接、交易流转提供有力支撑欧博体育APP下载。
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梁心新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京津冀地区布局建设7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为创新主体、经营主体提供集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综合服务。
据介绍,2023年1-10月,上述中心累计受理专利预审案件3.29万件,知识产权维权案件2.93万件。指导京津冀联合开展2023年知识产权执法“亮剑”、“打假保名优”专项行动,三地互相移交案源线件,区域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效能与协同保护水平不断提升。
天津市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性地方法规《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力度。并先后建成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创新主体提供快速预审、快速维权、知识产权导航等优质服务。推动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天津巡回评审庭,支持设立8个商标受理窗口,促进创新主体维护合法权益、提升核心竞争力。
北京市加快落实《京津冀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聚焦三地产业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在重点产业和企业服务等方面,合力提升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服务满意度。今年9月21日,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自今年11月起施行。《条例》在职责界定、源头创新、转移转化、褒扬激励、打击侵权等方面均具有创新性突破。
12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雄安新区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三地积极构建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首善示范区、先行区,助力京津冀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有关工作举措和进展成效。欧博体育欧博体育
Copyright © 2012-2023 ABG欧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